您当前的位置:石家庄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政法文化

登云龙山感怀

2025-09-29 10:02:42    稿件来源:河北长安网

刘萌

前不久,我和弟弟来到古城徐州游览。下午逛完徐州博物馆,发现对面满山葱翠,于是决定过去看看。

山脚下石牌坊上写着“云龙山”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原来这就是苏北名山云龙山。我们临时决定爬山。这天是个大晴天,傍晚的光线打在林间绿绿的枝叶上,感到格外葱翠,这是这个时节特有的色彩。

坐在树下的石头上休息片刻后,我们开始往上爬。山上巨石嶙峋,林壑幽美,山不算高,一会儿就爬到了山腰处的一个平台上,这里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等景点。放鹤亭就是苏轼《放鹤亭记》中那个放鹤亭,为宋代彭城隐士张天骥所建,历经900余载,几经修缮至今完好。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多次携友游览云龙山,元丰元年,苏轼在彭城(今徐州)举办黄楼诗会,会后乘酒兴与众文友结伴登云龙山,途中不胜酒力,遂醉卧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并即兴作诗,其中有“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句,后来此石因此得名“东坡石床”。这个景点就在附近另一条支线上。

再往上走,穿过一片林间小径,就来到了山顶观景台,此时正赶上日落时分。站在山顶平台,俯瞰山下的云龙湖,落日的余晖打在湖面上,呈现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妙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欣赏着美丽的湖景,思绪不禁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对话。徐州,古称彭城,为九州之一,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人杰地灵,这座被诗情浸润的古城,每一块青砖都藏着历史,每一处山水都藏着诗情。遥想当年,项羽二十四岁,与叔父项梁起兵吴中,二十七岁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可谓俾睨天下,“年轻气盛”。然而,三十一岁时,垓下大败,乌江自刎,词人李清照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反观刘邦,48岁左右起兵反秦,基层的磨炼,练就了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体恤民情的胸怀与境界,厚积薄发,最终只用四年时间击败项羽,成就了一代霸主之业。

太阳下山了,山顶上有了些许凉意,我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我由此领悟到,一个人要成才,作出一番造福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既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锐之气与远大理想,又要下基层,接地气,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让青春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绽放出璀璨绚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石家庄出监监狱)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石家庄市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09024425号-27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