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人民法院举办“书香润法·青思汇智”读书沙龙
春风拂卷,纸页生香。为积极响应石家庄中院“书香润法?智慧同行”读书活动的号召,引导干警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积极营造书香法院的良好氛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4月28日,元氏县人民法院举办了“书香润法·青思汇智”读书沙龙,邀请青年干警共同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读书会上,青年干警们踊跃发言。他们紧密结合学习内容,联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和“如我在诉”教育活动,分享各自的深刻见解与感悟。在交流过程中,青年干警们展现出对党的作风建设论述的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阐述如何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司法担当,彰显出元氏法院青年干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对司法事业的坚定追求。 综合办公室青年干警刘子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带着感情做事,群众感受就不一样。”法院干警的工作作风,也会为群众带来不同的感受。通过此次读书会的学习,我更加意识到,作为法院青年干警,要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对待当事人,让人民群众在案件中提升满意度和获得感。在财务部门,我们时常会接到来自当事人询问诉讼费退费的电话。每次接到这些电话的时候,我总能在当事人的语气中听到疑惑、不安甚至是烦躁,因此我在心中告诉自己,无论资金大小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珍贵的财产,我们必须要将流程讲清楚,才能解开当事人心中的疑惑。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必须熟悉掌握诉讼费退费流程,更好地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也希望与民事、执行等部门做到更好的联动,为群众的问题开辟更多“绿色通道”,真正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让当事人拨开云雾见光明。 刑事庭法官助理陈志琦:在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后,我对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部分印象深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基层法院法官助理,我们或许没有办理大案要案的光环,但正是这些“小案件”构筑着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当我们用“如我在诉”心态对待每一起案件,冰冷的法律条文就会化作温暖的正义之光;当我们把当事人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心事来办,庄严的法徽就能映照出最动人的民生底色。 法警大队法警乔欣荣: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的学习,我认识到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要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安全检查、庭审安全保障和协助机关应急处置等工作。结合司法警察工作实际,坚持作风纪律常抓不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体能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司法警察的专业能力,为全院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警务保障。 民事庭法官助理张飞:司法公正廉洁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对纪律作风的强调振聋发聩,作为法官助理,我们虽不直接行使裁判权,但在送达文书、协助调查、参与调解、草拟文书等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司法公正。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干扰,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守廉洁纪律和审判纪律。要坚决杜绝接受当事人的礼品礼金、宴请等行为,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努力维护司法队伍的纯洁性和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相信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 立案庭法官助理王曼:参加此次读书沙龙会,让我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铁规矩”,更是每一位法院干警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指南针”。作为立案庭的一名青年干警,我身处司法服务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诉求,一言一行都关乎司法形象。立案工作是群众感受司法公正的“第一道门槛”。过去,个别群众反映“立案材料反复补交”“释法说理不够耐心”等问题,根源在于作风不实。八项规定提出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正是根治这些“顽疾”的良方。此次学习让我意识到,作风建设无小事,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躺平”思想,主动担当作为。今后,我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一张笑脸相迎、一句耐心解答、一次高效服务”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在立案环节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第一缕阳光”! 殷村法庭法官助理凌凯:最近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里面的内容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如我在诉”理念有了更深的思考。书里反复强调,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一路走来,依靠的就是群众的支持,如果作风出了问题,脱离了群众,如何谈为人民谋幸福呢?“如我在诉”理念,正是这种要求在司法领域的生动体现。它要求我们法院干警把自己当成案件中的当事人,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诉求,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在实际工作里,践行“如我在诉”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每一个案件对当事人来说,都可能是天大的事,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家庭幸福甚至人生走向。就像有的老百姓一辈子可能就打这一次官司,要是我们工作不细致、不严谨,敷衍了事,那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也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所以,不管案件大小、难易,都要认认真真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事实查清楚,把法律用准确,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