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桥西法院发挥“一校一法官”作用妥善化解一起校园纠纷
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张乔)日前,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切实发挥“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作用,成功化解一起同学之间因玩闹受伤而引发的校园纠纷,将矛盾化解在了源头。 彬彬(化名)与涛涛(化名)为同班同学,一天课间两人在操场玩耍时,彬彬不慎将涛涛推倒致其受伤。事发后,学校及时将涛涛送往医院治疗,经诊断,涛涛手腕处骨折。治疗期间,双方家长及学校就赔偿责任问题产生纠纷。 学校包联法官焦朝岩了解此起纠纷后,随即与立案庭庭长曹利伟、副庭长郝红艳、法官助理刘浩哲组成调解团队,前往学校实地走访,在全面掌握纠纷基本情况和双方家长分歧点的基础上,决定组织双方家长见面,沟通协商赔偿问题。 在调解现场,考虑到双方家长对立情绪突出,法官采取了“背靠背”的方式组织调解。法官首先安抚双方情绪,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分析事件的责任和过错,同时劝解彬彬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起勇于承担责任的榜样,也希望其换位思考,体谅对方家长心疼孩子、焦急难过的心情。此次意外属于孩子无心之举,且两个孩子自幼儿园便是同学,最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不要为此产生隔阂,影响孩子的关系。 为消除双方家长顾虑,法官向双方家长介绍了有关法律规定,让他们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典型案例结合司法实践,让双方家长了解诉讼与调解的利弊,劝导双方调解不仅有利于纠纷化解,保留了小朋友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还能够避免双方陷入更深的对立情绪中。 经过法官多次耐心调解、释法说理,双方情绪逐渐缓和。此后法官又趁热打铁,最终促成双方家长和学校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家长握手言和。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有效发挥了包联法官的重要作用,避免了校园矛盾进一步升级为诉讼案件,实现了矛盾不出校。 据了解,“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是桥西法院将法治思维融入学校管理,延伸司法服务,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的重要举措。目前,该院在实现辖区55所中小学“一校一法官”全覆盖的基础上,多次开展了法治宣讲进校园、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