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石家庄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举案说法

婆媳不和闹矛盾 人民调解解心结

2023-11-16 11:09:01    稿件来源:河北法制报

□ 河北法制报记者 张世杰

通讯员 袁军合

“真是太感谢你了,正是你们及时调解,现在我们婆媳二人相处很好,日子过得顺心,我也很知足......”11月9日,行唐县城寨乡某村的王老太来到村调委会主任家中激动地向他道谢。

王老太今年七旬有余。她中年丧夫,膝下一儿一女,早已成家立业。她原来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王老太脾气有些古怪,甚至好骂骂咧咧,但儿媳没跟老人计较,婆媳二人就这样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今年9月初的一天,婆媳二人因为点小事起了争执,儿媳一气之下将婆婆赶出家门。婆婆无奈,在本村找一家闲置的旧房屋暂时居住。儿媳拒绝给老人零花钱,老人一时生活困窘,整天愁眉苦脸。

村调委会主任得知此事后,主动介入,利用中午或晚上的时间,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开始调解工作。他找到这位儿媳做思想工作,劝说其婆婆一生不易,中年丧夫后一人支撑这个家,有时脾气确实有点古怪,让人难以接受。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正是因为缘分才嫁进门。锅碗对瓢勺,谁家没有磕磕碰碰的,谁家没有矛盾呢?婆婆给她带孩子做家务也付出不少,一起共同生活十几年了,也应该了解婆婆的脾气性格,况且也应该为丈夫考虑,作为儿子和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外地打工也不安心。起初,儿媳只答应供老人零花钱,但拒绝接老人回家居住。调委会主任并不灰心,而是苦口婆心地反复做其工作,告诉这位儿媳,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应该为下一代做表率。老人纵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应该学会包容迁就她。终于,儿媳态度有所缓和,答应接老人回家居住。

调委会主任又找到王老太,劝说她自从儿媳嫁进门后,抚养两个孩子,操持家务,忙里忙外,又种了十几亩地,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十几年来也不容易。调委会主任的一席话说出了老人的心声,让王老太深有感触,心里找到了认同感后,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脾气也消了不少。调委会主任又苦口婆心地劝说,作为婆婆不应该出口伤人,婆媳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为了儿子和孙子孙女,脾气也应该有所收敛,家和才能万事兴。王老太表示自己会尽最大努力改改脾气,多替家人着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调委会主任耐心细致地反复做工作,最后,儿媳高高兴兴地把老人接回了家。如今,王老太全家人和睦相处。老人生活快乐,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解除了后顾之忧的老人,念念不忘调委会主任的好,于是登门致谢,表达感激之情。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石家庄市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政法委员会    石家庄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09024425号-27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