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石家庄长安网 >> 省会要闻

践行党的宗旨 一切为了人民——石家庄连续七次荣登幸福城市榜的思考

2016-05-27 11:29:11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1年5月至今,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先后在全国百个以上城市开展幸福城市调查,石家庄市连续七次名列榜单前10名,其中两次排名第一。幸福榜单的每一次发布,无不吸引社会的广泛关注,激发起全市人民强烈的自豪感、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世人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和向往,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人民为何会为她投出这信任和自豪的幸福选票?这座城市究竟拥有怎样的魅力?人民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顺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始终把民生保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在抓发展、抓经济的同时,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和追求,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到全市人民,努力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正因如此,老百姓才会在一次次的随机问卷中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心声。

  人民的幸福就是我们的追求

  2011年,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担当起这一政治责任和庄严使命,与全市人民一道,用全部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努力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就业充分,收入增加,保障健全,环境友好,生态改善,文化繁荣,城乡文明,诉求畅通,公平正义,平安和谐,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我市首次提出实施就业富民、教育提升、医疗健康、社保扩面提标、安居保障、食品药品放心、平安省会、社会管理创新等“八大民生工程”。这“八大民生工程”,件件连着老百姓的安危冷暖。

  “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共产党人的本分。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便宜敞亮的住房、优质的教育、充分的就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就是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幸福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谈及实施“八大民生工程”时话语掷地有声,感人肺腑。

  这是庄重的誓言和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让全市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以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推进民生工程中,市委提出了“快”、“好”、“严”的高标准,对民生项目,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快则快尽量快,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严格组织、严格考核、严格管理,确保健康推进,如期兑现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体现在规划上,落实到行动上,更在机制上予以保障。我市在政策导向上凸显民生之重——

  不断增加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将更多的财政资金保障民生支出;将更多的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投向老百姓最关心的领域。

  连续七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召开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以钢铁般的意志把“效能革命”持续推向深入,让企业家高兴,让老百姓满意。

  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下大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水环境治理攻坚战,重拳实施生态修复。

  大力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切实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保机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困难群众的生活,使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

  正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诉求当作第一信号,切实把老百姓最期盼、最关注、最需要、最紧迫的问题找出来了,解决好了,让全市人民更多地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感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才激发了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

  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幸福底气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全面提高我市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把“蛋糕”做大,为建设幸福石家庄筑就坚实的物质基础。

  言之必行,行之必果。

  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精神状态,引领这座城市一路走来,步伐铿锵。

  ——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是市委、市政府在准确把握市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清晰的发展方向,准确的产业定位,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快了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步伐。如今,中东西三大区域互为腹地、互为市场、相互带动,协调发展效应已明显显现,进一步增强了省会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扶持高成长性的重点工业企业,努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为壮大全市经济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和产能,积极引导企业调结构、促转型,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以能快则快尽量快的意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增添了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强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把石家庄打造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营造跨越发展的强磁场……

  五年过去,石家庄书写出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辉煌一页。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40亿元。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17.3亿元,增长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实现利润802.8亿元,占全省的36.8%,居全省首位。

  经济实力的增长,带来了民生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升。2015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56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2.1%。在城镇,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76元,增长8%;在农村,兑现各类惠农支农补贴资金16.2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00元。

  一个个不断攀升的财政数字,成为百姓在“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更多受益的有力保障,为实现幸福石家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好城市管家建设宜居家园

  城市建设水平,不仅是城市生命力所在,更关系着市民生活质量和品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让城市发展更有活力,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标,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石家庄实现了华美蝶变,成为市民引以为豪的现代繁华都市。城市蝶变所呈现的新变化,焕发的新气象,奏响了市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

  蝶变的华丽成就,来自于坚持历史视野,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超前谋划城市的发展战略。“十二五”伊始,我市便确立了“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规划,引领城市“北跨”发展,加速推进“西山、北水、绿环、绿廊”的生态格局建设。2015年,编制完成了《滹沱河北岸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滹沱河北岸区域功能整合,实现新区、古城、空港工业园一体化建设规划。

  北跨战略,特别是正定新区的规划建设,拉开了城市的发展框架,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落地生根。在千年古郡正定的东侧,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大道绿意盎然,一个个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宽敞得能容纳两辆小汽车并行的地下综合管廊、能容纳6万人的奥体中心体育场、荟萃了全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园博园等无一不让市民引以为自豪,一座充满了低碳、生态、智慧的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随着北跨战略的实施,千年流淌的滹沱河又一次焕发了碧波荡漾的美景与生机,沿河两岸草色青青、杂花生树,滹沱花海、滨水公园等一批美景如散落的珍珠点缀其间,让人乐而忘返。

  “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石家庄已经有六年多的时间了,总听爸爸妈妈说,石家庄这几年的变化特别大……今天终于有机会好好地看看这个城市了……一路上看到宽阔的道路、高耸的楼宇、开阔的广场、茂盛的大树,真感到城市的繁华,令人目不暇接。路过子龙大桥,我们看到滹沱河宽广的河流、河中的小岛、河边的小亭子,此时蓝天碧水融为一体,啊,石家庄真是太美了……”这是2012年南翟营小学六年级一班的赵冀婷写给市委主要领导的信中的内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座城市变化的惊叹和热爱。

  对于城市的决策者和建设者而言,这是赞誉,更是鞭策!

  “我们一定要把这座城市建设、管理得更好,让咱们石家庄的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孙瑞彬的批示,深刻诠释了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更饱含了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

  规划设计一批高水准的地标性建筑和地标性区域,在建筑风格、色彩等各方面都要独具匠心、美观靓丽、现代大气,使每一栋建筑都成为凝固的艺术。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细节上下功夫,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个雕塑,一个路灯都要精心管护,努力向细节要品位。

  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按照“增花添彩、丰富层次、提升品位”的思路,努力打造“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城市园林景观。

  加快推进快速路、高架桥、轨道交通建设,构建起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大动脉,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一项项强力举措的推进,换来了城市环境的极大改善,无论是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

  曾几何时,石家庄市的大气污染,成为压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心头的一块沉沉的石头,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形象,而且还影响了市民的健康。

  “治理大气污染只有背水一战,真刀真枪干一场。”

  “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这是每个人的权利。白天蓝天白云,夜晚繁星点点,这是每个人的期盼,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努力,再努力!”

  为了破解大气污染这个顽疾,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雷霆手段,在全市展开了一场力度空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走出了一条破冰之路。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六大举措的实施,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大气质量逐年好转,优良天数不断增加。“石家庄的空气还不是最好的,但环境治理的进步绝对是最快的。”一家权威媒体这样说。

  在大力防治空气污染的同时,大手笔开展水污染治理和引水造景工程,水环境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洨河治理是其中最大的亮点。2012年6月,我市全面启动了洨河综合整治工作。经过短短一年的淬火锻造,2013年6月19日,经历沧桑的洨河,重获新生。今天,这条曾被污染了40多年的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滚滚黑流,垃圾遍布的河岸重现新绿。不仅洨河,如今的城市里,滹沱河、太平河、环城水系……一条条河流碧水清波,曾经“干巴巴”的石家庄,在一片片宽阔水面的映衬下,散发出浓浓的水乡气息。看着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弥漫心头的是一种温馨的幸福感受。

  作为省会城市,不仅要宜居,更要繁华。发展夜经济成为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一项“改善省会市民消费习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促进省会繁华度和舒适度”的重要措施。夜经济不是夜市,更不是地摊经济,购物环境一定要有档次、有品位,要与省会的地位、人民的需求相适应……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近几年来,夜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变亮了、变美了、繁华了。人们开始改变了下班回家看电视的生活习惯,日子从此不再单调。如今,省会市民已经习惯享受夜生活:夜风徐徐,赏景、购物、聚餐、KTV、看电影……多姿多彩的生活,不仅让这座都市更繁华、更具魅力,也极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作重中之重全力推动,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教育扶贫拔穷根。我市西部山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西部6县中还有60多万群众生活条件普遍比较落后。要建设幸福石家庄,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

  “深山区百姓之所以长期贫困,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缺少脱贫致富的本领。”在经过大量的深入调研和思考后,“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被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

  建设项目学校,完善教学设施,健全师资队伍,设立专项资金……一项项顶层设计,一条条帮扶措施,精准对接,靶向给药,拔去穷根,点燃希望。截至2015年,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已覆盖了45个深山区乡镇,项目学校由原来的56所增加到82所,累计转移安置4.9万名深山区学生集中到县城或中心乡镇寄宿制学校免费就读,直接惠及4.3万户贫困家庭,21.6万贫困人口,有近1.4万名学生家长进城务工、创业致富。

  免费托管解民忧。主城区小学生下午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看管是困扰无数年轻家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我市从2015年开始试点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2016年主城区所有公办小学全面开展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截至目前,207所公办小学共托管学生5.6万余名,有5万多个家庭因此受益。

  “政府出钱,学校看管孩子,对于我们双职工家庭而言,无疑是最安全、最放心、最理想的选择。”市民刘风表示,市里的这项举措,解决了他们实际而又关键的难题,无异于雪中送炭。

  力促就业固根本。2011年4月20日,一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石家庄市全民创业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在人民会堂大礼堂举行。将“创业”提高到“全民参与”、“举城关注”的高度,这在石家庄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正是这次盛会,让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能创业、创大业成为全市发展的最强音,努力让“铜板”在石家庄的每一寸土地上跳动,石家庄成为处处焕发生机、处处充满活力的创业热土、就业大城。创业担保贷款2012年达到最高峰,当年放贷突破10亿元,5年共累计放贷32.5亿元,连续5年保持全省放贷第一。一位位“草根老板”的创业之路在这座城市顺利起航。

  与此同时,市委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意见》,设立了每年1.22亿元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扶持创业专项资金,并大胆进行政策创新,构建起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连续五年实现了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

  屯警街头保安全。安全感是衡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市委着眼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着力推进警务站建设。2011年7月,110座外表靓丽的透明“玻璃屋”,出现在市区的各个重要路口,担负起治安巡控、接警处警、交通管理、窗口服务、接受求助、法制宣传六大职能。1320名民警、1320名协警带着新的使命,走进街头警务站,巡逻防控警力自此史无前例地占到了市区总警力数近三分之一。构建了以警务站为基点,辐射周边2平方公里“出警圈、巡逻圈、防控圈”,出警速度较之以前的15分钟大幅缩短至3-5分钟。

  作为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最平安省会城市”的重要举措,街头警务站实现了“屯警街头,屯安全感在群众心头”初衷,更成为石家庄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医疗保障到身边。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近几年来,我市投入资金3.08亿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041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全覆盖。全市新农合筹资标准逐年提高,参合稳定在96%以上。2013年,我市还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启动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

  在城市社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0所,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64支,全市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3.56%,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1.75%。市卫生计生委还投资100万元,购置了远程心电图机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配发给2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凡是到社区就诊的患者,都可以在社区做心电图检查,由市一院专家作诊断,诊断结果再传回社区。这样,患者不用跑大医院,也不用排队挂号,在社区就能获得专家级的诊疗服务,价格还比医院便宜20%。

  全方位关怀计生特殊家庭,给失独老人以温暖与依靠。失独家庭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多项扶助政策来服务和保障失独家庭的生活。市委、市政府更是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加大对失独家庭的扶持力度,于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维护家庭尊严、增加经济补贴,开展亲情关怀、提供医疗保障、实施应急帮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扶助机制,全方位帮扶计生失独困难群体。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奖、特扶制度及各种奖励的基础上,采取市、县财政分担的方法把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父母分为13种情况,按照不同标准发放经济补贴。并于2015年探索建立了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对计生困难家庭实行“四减、三免、两补、一服务”优惠政策,四减即减免部分住院床位费、检查费、化验费、治疗费;三免即在市、县医疗机构就医诊疗免收普通挂号费,免收120院前服务费用,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健康检查;两补即住院合规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给予补助,住院治疗给予护工补贴;一服务即提供家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此外,市级按照每年不低于300万元的标准设立“医疗应急保障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按照每年不低于30万元标准设立专项资金为救治患有急、重病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提供资金保障。

  一座幸福之城,不仅需要物质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精神的滋养。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仁义之士,这座城市不断上演着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从“最美女中学生”张莹,到“最美警察”冯志宏,从“接力送还巨款”的霍素巧、张俊霞和刘建立,到“豆饼哥”姚彦君……石家庄人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接见“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倡导善行义举,让这座城市有了精神、有了灵魂,让人们有了精神上的归宿感。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这就是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们出台系列保障举措的导向和源头。一系列保障举措汇聚起来,落在政府的工作报告里叫做“民生保障体系”,而落在百姓的心里就是稳稳的幸福感。

  民生“十三五”人民更幸福

  江平潮阔风满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导航线,规划再续航、改革再发力、百姓“幸福感”彰显更多新期待。

  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要求写在发展的旗帜上,牢记在党员干部的心中,落实到推动发展的行动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推进民生工作再发力。

  “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建设惠及全民的幸福省会上实现新突破。”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着眼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到“十三五”末,“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确保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完成30.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衔接配合,努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无不是对如何才能给民众更多的获得感、让大家生活得更幸福的回应。

  坚定信心、坚定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执着与热情。我们相信:在“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会紧密围绕民生问题,以百倍的信心、为民的情怀、实干的精神和过硬的作风,在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共享发展铸就的幸福城市也必将成为“十三五”画卷最温暖的主题和最厚重的底色。

关键词:幸福城市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石家庄市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09024425号-27    技术支持:长城网